扬帆十四五 奋斗新征程——城川民族干部学院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2-01-18

文档来源:

作者:

  2021年以来,城川民族干部学院在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组织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历届全会精神以及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了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开发应用了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相关课程,教育培训工作呈现出诸多亮点,取得了诸多成效,为学院扬帆十四五,奋斗新征程,实现了良好开局。
  着眼谋发展,教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结合实际,严格对照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及市第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高标站位、精心谋划,科学制定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引领学院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制定“蓝图”。二是完善制度体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和干部教员需求,科学设定制度框架范围,在原有制度体系上,抓住政治建设、行政工作、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主要方面,分门别类、细化措施,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113项,初步建立健全层次合理、简洁高效、协调一致的制度体系,推动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统筹疫情防控。坚持疫情防控与教育培训两手抓两不误,紧盯疫情变化形势与上级防控要求,制定防控方案,形成常态化防控接班机制,既安全应对疫情又高效完成教培任务。
  着手促教改,教学水平取得新突破
  一是完善教学布局。推动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党的基本理论教育为“主体”,以党性教育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教学布局。配套完善课程体系,形成以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党性修养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三大模块为主,知识教育和能力提升教育模块为辅的课程体系。二是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依托特色资源,用好高新设备,综合运用“多元一体”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坚持创新发展,围绕党性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条主线,在不断巩固提升精品特色教学法的同时,开发创设党的知识大会、微党章,网络微课、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新教学法。开展“现场教学专项提升”工程,深入挖掘史料,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提升现场讲解质量。建立“民院+”系列主题培训线路,连点成线、组线成网,扩大教培覆盖面、影响力。三是加强科研资政。重视科研资政的基础核心地位,发挥“内蒙古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作用,强化科研资政过程管控,完善制度机制,实现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的科研闭环。2021年,学院有1项课题被确立为全区党校系统2021年度重点调研课题,有2项课题入选市级决策参考刊物。全年形成科研咨政成果4篇,学术论文3篇,在省级学术刊物刊发3篇。
  着力抓服务,办学保障展现新面貌
  一是强化服务保障建设。坚持以服务保障教育培训为主导,推进建设“精细化服务、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管理、智能化管控”优质后勤服务。重点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后勤运营过程管理以及采购的成本管控,健全完善餐饮食宿管理、物资食材采购等后勤工作制度体系,巩固完善特色主题餐饮等服务模式,强化后勤督查监管。立足学院干部教育培训功能需求,完成文体活动中心的演艺大厅、体育馆、红色影院、书画室、红色文献陈列室、新华书店、党建展厅、情景教室等功能建成并投入运营使用,积极推动教师周转房及专家公寓项目开工建设,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充实教学力量,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大学学历以上讲解员、专职教师20名。强化培养锻炼,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举办教学比武、集体备课、军事训练等培养锻炼活动全面提升教员队伍素质能力。完善激励机制,争取等同市级高等院校绩效工资标准,健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调动广大干部教员积极性,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三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管好学院教学、科研、宣传阵地,把牢学院教师和外请教师授课政治关,建立健全课堂准入机制,加强网络阵地管理,重点强化信息审核,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讲坛论坛有纪律。提高干部教员宣讲能力,借助党史学习教育,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学院理论宣讲走在前列。(焦健)